(资料图)
专稿:近年来,马鞍山市当涂县通过打造“微阵地”、推行“微积分”、领办“微服务”、落实“微关爱”,推动党员入“格”管理,打通党组织管理神经末梢,持续提升农村党员管理水平,农村党员在素质提升和群众服务上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打造“微阵地”,缩短教育管理半径。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、组织学习难、日常管理难等问题,当涂县按照“就近就便、方便管理”的原则,结合党员总数和群众户数,将全县115个村划分成915个网格党小组。在网格内择优选择一户党员住宅或家庭农场建立“党小组之家”,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开展党组织生活、理论学习,缩短党员管理半径。今年以来,按照标准化挂牌建设网格党小组活动阵地915个,组织开展网格党小组学习、“板凳议事”等活动6000余次。
推行“微积分”,激发党员参与热情。为了解决农村党员组织生活参与度不高等问题,积极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。将党员按照有职党员、无职党员、流动党员和困难党员划分为4个类别,分类开展积分管理。积分评定按照基础积分、民主评议积分、贡献加分、违规扣分4部分进行赋分。通过累计积分和公开晾晒的方式,将党员评优评先与积分挂钩,实现农村党员评价从“模糊界定”变成“精准评价”,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。
领办“微服务”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建立网格“微服务”清单,由党支部牵头梳理汇总群众需求,按照“每个网格党小组服务30户群众,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”的标准领办服务事项,力争做到“小事党员即办、大事网格协办”,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,由乡镇和县级部门协调解决。开展党员“亮身份”行动,悬挂“党员之家”标识牌,结合群众需求和党员特长,设立纠纷调解员、农技指导员、理论宣讲员等岗位,推动党员当先锋、争先锋。今年以来,全县已有3400余名党员认领职责,走上岗位发光发热。
落实“微关爱”,传递党组织的温度。建立党员联户机制,重点向困难群众、空巢老人等群体发放党员联户卡、建立联户微信群,实施一名党员结对帮带一户困难对象。从退休党员干部、退役军人党员等群体中选拔有威望、有影响的党员骨干或致富能手作为联户党员,帮助困难对象排解矛盾纠纷、选定帮扶增收项目、给予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,实现“一名党员联一户,户户走上富裕路”的美好目标。今年以来,发放党员联户卡1600余张,实施帮扶增收项目21个,受益群众900余户。
关键词: